孫文學校舉辦孫文要聽系列論壇9日晚間在中國國民黨中央舉行國民黨領導人歷史評價(二):蔣經國講座。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、台灣大學教授葛永光等與談者肯定蔣經國對台灣經濟發展貢獻,以及晚年解除戒嚴、開放大陸探親、開展兩岸交流的重大貢獻。龐建國強調,但蔣經國做錯一件事,就是用李登輝。
講座晚間7時許在黨中央一樓中山廳舉行,孫文學校校長、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主持,文大國家發展與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主講、台大政治系教授葛永光與談蔣經國的歷史評價。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林忠山、青年中常委呂謦煒、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出席並分別提出感想,歷時近3小時。
龐建國表示,蔣經國幫助父親蔣介石穩住50、60年代的局勢,70、80年代近20年時間著手促進經濟成長、提高人民所得、從事十大建設,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;當時外國學者都肯定台灣經濟發展成果,他留學美國時同學抱以羨慕的眼光,他也覺得光榮。
龐建國指出,蔣經國晚年解除戒嚴與開放大陸探親,兩岸開展交流。但蔣經國做錯一件事,就是用李登輝,但當時用李是合理考量,因為李登輝沒有兒子,不會出現權位父傳子;且李留美經驗;另外李有日本德川家康忍耐、等待的典範。
龐建國引蔣經國曾自我評價作為結論,蔣經國曾說,一,我知道我是專制者,但我會是最後一位。二,今後只有國家、民族和三民主義的萬歲,沒有個人的萬歲。三,政府在哪裡,法統就在哪裡。四,沒有永遠的執政黨。
林忠山以過去生活經歷,親眼見證蔣經國執政成果,包括石油危機時絕不調漲民生物資,輕稅減政;向企業家募款從事國家建設;除了著手經濟發展,也從事科技發展,包括工廠機械化、農耕、材料發展,真的是高瞻遠矚。
林定芃指出,全世界到目前為止共有三次石油危機,蔣經國執政時就遇到兩次,但都能安然帶領台灣度過危機,還發展十大建設,沒讓通貨膨脹吃掉經濟發展成果,十分不容易;蔣經國對台灣民主化,包括實施中央與地方各項選舉、地方自治的逐步落實,都是對台灣最大的貢獻。
呂謦煒表示,如果現在民調問中華民國哪位領導人最滿意,相信就是蔣經國。蔣經國的吹台青政策為國民黨引進活水;蔣經國時期雖是威權時代,也是台灣的黃金年代,當時整體都努力向上,不是現在的族群對立;蔣經國曾說我是台灣人,也是中國人。台灣人與中國人不是對立概念,而是可以包容、共存的概念。
相關報導:
孫文學校評價蔣經國
http://www.cdnews.com.tw/cdnews_site/touch/detail.jsp?coluid=127&kindid=0&docid=104073436
孫文學校:蔣經國最大的錯誤就是用李登輝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70310001872-260407
蔣經國專制?孫文學校:他比檯面人物還有民主性格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70310003216-2604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