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文學校 3/29青年節感言

我們會再度奮起—向黃花崗的烈士致敬

在青年節談黃花崗,總有一種很特別的鄉愁。這是一個久已被遺忘的日子與地點,黃花崗聽起來早沒有桐花祭來得響亮,當革命的世代已遠,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是沒有鄉愁的。沒有鄉愁當然是一種幸福,幸福往往就在一杯濃濃的咖啡香裡,也在一曲五月天的凡人歌中。這是迷人的小確幸!

回顧總是沈重的,那一個個被鐫刻在黃花崗歷史中的名字,據說叫做黃克強,叫作喻培倫,叫做……,還有一個好像更悠遠深沈的名字,叫做林覺民吧!這些名字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?在台灣的某個年代裡,許多人嘴巴裡常掛著「意映卿卿如晤」,這曾是某些人淒美的回憶,但它早成了現代愛情故事裡被封存的橋段。於是,據說有一些參與創建中華民國的「烈士」,就在一個屬於中華民國的國度裡,被當成灰飛煙滅的歷史灰燼!

烈士不僅不容許被當成灰燼,那些為國家民族奉獻的英雄偉人也必須是歷史記憶中的一部分。請看看美國拉什摩爾山裡那幾個高懸在高山之巔的頭像吧!美國開國的幾位英雄就這麼天天被萬千遊客緬懷著,而大家緬懷的何嘗只是那幾位英雄呢?其實更是由那幾位英雄所代表的美國精神。於是,這精神就這麼代代被承傳、被喚起,因而成就了今日的國度。然則當烈士被當成灰燼,犧牲奉獻者遭人唾棄,這個國家的精神與靈魂能夠不被抽乾,能夠不成為行屍走肉嗎?

今天,年輕人早已不知道我們的國家從何而來,或曾遭逢多麼險峻的局面,於是也就不會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,不會知道有些東西是必須要付出鮮血生命去爭取維護。正是這種徹底地遺忘,讓我們聽到了「漁陽鼙鼓動地來,驚破霓裳羽衣曲」!

一年來,這「漁陽鼙鼓」正以「轉型正義」為名,鋪天蓋地,一路掩殺過來,準備先殺掉我們的黨,繼而毀掉我們的國,最後則是要從這塊土地裡滅掉我們的族,「自由」在這裡已經被某些野心份子當成為所欲為的擋箭牌,「民主」也成為這些野心家清除整肅異己的工具,然則大家是否聞到那凜凜的殺氣呢?

朋友們!在這個危險的時刻,召喚大家一起緬懷發生在一百零七年前的那段驚天地、泣鬼神的歷史,可不是為了什麼懷古的閑愁,不管我們是否還年輕,都該知道,我們的黨、我們的國、我們的族都正遭逢另一次危機,需要我們以黃花崗那群年輕的心,再做一次同樣的拼搏了!不為什麼,就為了我們衷愛的黨、熱愛的國、和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驕傲!

朋友們!相信您一定同意,對中華民國而言,「329」當然比「228」重要太多了,這才真正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,就讓我們一起在這個歷史的時刻,面對烈士英靈,誓願為我們苦難的國家再度奮起吧!

孫文學校總校長 張亞中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